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國小國中基礎教育的一些想法-上課時間 課程設計 選修 Ideas about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duration of schooling, cont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elective class

台灣的上課時數雖然已有不少人提出 但未引起足夠的關注 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08/811348/
以及關於青少年生理時鐘的文章:睡飽成績才會好?9成贊成上課延後一小時
以下提出新的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 從8:10上到下午3:30 
以前我國中時 是7:15上課 5:00放學 實際上快要10 小時....
從10小時縮減為7小時20分鐘   
拿掉每天早上的打掃和早自習還有一三五的早朝 
(每天早上的打掃實在非常累贅 一週一次其實就很夠了 這是時間效率問題..
一三五的升旗早朝 師長要學著如何長話短說...)
集會和打掃統列入一堂50分鐘的時間內 (請見下下圖 科目堂數表)
原先早自習的考試拿來正課考
國中國二國三選修的部分 是國二選一次 國三選一次 一年學兩個選修科目 
如果不喜歡或想嘗試其他科目國三還有機會 國中升高中在台灣是分流的分水嶺 
決定要念普通高中 職業學校 或是五專 遺憾的是在當年基測末屆生的我 科任課都被拿去考試 
只剩下體育課能夠喘息 走到操場就好像從監獄裡出來放風一樣 
每當月考接近 整天八節課都是考試  一節還考兩三張考卷...


對於現在的十二年國教涉獵不深 但我想就 一試定終身 這點提出想法 三年一大考 
(就算國中曾經有低一次基測 第二次基測 高中有學測和指考 其實都還是一次考三年的授課內容的龐大壓力)   以紐西蘭高中的NCEA(National Catholic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NCEA)而言 高一年底考一次level 1 高二年底考level 2 所以每年一次大考 只考一年的授課內容 另外 基測是以地區統一考場  不過只要分派監考官到各個學校 每科考試如期舉行 如此便能省下考生通勤到考場的時間 考場就是自己的學校也更不需要方向指引 如此作法相信能省下龐大的社會資源 並且現行的考試仍然以選擇題為主 基測分兩天考完 然而社會科國文科的授課方式和考題都該活化 屆時並不適合全部都是選擇題的考題類型 批判性思考的文學評析論文或是社會科 都不該仰賴選擇題解決一切

 以IB國際文憑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而言  每通常有 Internal Assessment (IA) 占總成績百分之二十 或以語言來說 有口頭報告和文書報告一樣算進總成績 有助於分散壓力 
除了三年一大考之外 月考也是一大盲點 沒有必要要求所有的科目都在同個時間教到一定的進度然後集中在兩天考完 完全可以分配各科的教學進度 段考分散分科考 譬如一學期有二十個教學週 第三週考國文 第五週考數學 第四周考英文等 每逢月考將近 面臨的出了滿山滿谷的考卷當作業 還有瘋狂趕進度根本無暇讓學生好好吸收消化學習內容的惡性循環  尤其以語文而言 考的次數能相對頻繁 (例如兩三周段考一次) 然而數學自然卻需要吸收新知到了解概念到練習解題到詢問老師這樣漫長的過程來真正理解一個章節 每個科目所需的學習時間很明顯是不一樣的 沒有必要通通擠在一個月辦一次的段考  分散分科考的方式既分散壓力 也有助於老師掌握進度 並且老師也能追蹤學生在小段考的表現反映出學生的進度有沒有跟上 

假設每個科目小段考佔總成績10% 一學期三次 每年一大考的成績占總成績40% 這個做法有助於學生即使栽了一次考試也不至於全面完蛋 並且這個段考成績不見得是筆試 也可以是文書報告或口頭報告的成績 (國小國中需要潛移默化地訓練上台報告的能力 後續會聊到) 大考在每年的六月舉行 並且不是兩天集中考 而是把考試分散到兩周的考試周 例如第一週週二考國文 遞一週週五考數學 第二週週三考歷史 等 將國語 英文 數學 自然 地理 公民 歷史 七科分散到兩週考 以減輕壓力 

以英文來說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設計  (參考了IB  的English B)
註: 不考聽力 由於每間學校資源不盡相同 加上考試考聽力還有設備需求 授課時還是有聽力(例如TED talk etc) 只是不考聽力 口說的評分標準從寬 有準備的狀況下 都該有6/10  以上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